先來說兩個關于維修保養的故事,這樣有利于大家對于本文的理解。
1、有一位車主的輪胎漏氣了,本來只有一個洞,經過修車工檢查後被認定是2個洞,很多車主都遇到過這種現象,甚至懷疑過是修車工搗鬼,可苦于沒有直接證據。
而這位車主卻發現了貓膩,他發現修車工在檢查輪胎時左手左右扭動,像是在用力往外拔,檢查輪胎根本不會用到這個動作。
他立刻檢查了修車工的手套,果然在手套內發現了一根鋼針,就是這根鋼針在輪胎上紮的第二個洞。
大家試想一下,這個修車工膽敢當著車主的面做出這種事,要是車主不在身邊,或許還能做出更過分的事。
2、有一位車主到4S店保養,過後他發現自己車上的零部件被更換了,經過調查監控發現是4S店工作人員所為。
4S店人員解釋說:「由于急于交車,正好缺零件,迫不得已才更換了車主的零部件。」
對于這樣的解釋,肯定是非常不合理的,這是知道了才有人解釋,要是不知道高配車就直接變成低配車了,最後承擔損失的只能是車主。
汽車保養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,稍微看一眼保養手冊就知道該如何保養了,可是普通車主難以自己操作,要麼選擇去4S店保養,要麼選擇去汽修店保養。
一旦有了協力廠商介入,更換機油、機濾又與利益相關,汽車保養環節就充滿了很多不確定的人為因素。
人的眼睛有5.76億圖元,卻看不透人心。
因此,無論是4S店還是汽修店,都無法百分百保證汽車保養時不會出現問題。
表哥修了十年車了,他說:「汽車保養時就算車主寸步不離,一直盯著汽車不離開,以次充好、偷換零件也經常發生,保養本身就是一件防不勝防的事。」
在他看來,要想避免在保養時被坑,選擇正規的門店是關鍵,很多門店都是靠口碑做起來的,不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砸了自己的招牌。
其次是車主掌握一定的汽車保養常識,只有做到了心中有數,才能在保養時發現存在的貓膩。
接下來我將具體分析,告訴大家汽車保養時常見的4種貓膩,希望給廣大車主帶來有價值的資訊。
第一種,機油以次充好,影響汽車的使用壽命
機油通常被劃分為三類,分別是礦物油、半合成油還有全合成油。
理論上,礦物油的平均更換週期最短,大概是5000公里/6個月,半合成油的更換週期大概是7500公里/9個月,全合成油的更換週期大概是10000公里/12個月。
車輛更換機油的週期也和發動機的使用情況有關係,如果發動機有輕微燒機油的現象,機油的換油週期就要縮短一定的時間。
剛買的新車以保養手冊推薦的保養週期為主,對于出了質保期,已經自己更換過機油的汽車,車主就應該根據使用機油的種類來確定更換週期。
更換機油很簡單,換好一點的機油也貴不到哪裡去,某大品牌的機油,全合成機油4L才188元,礦物質機油4L才85元,兩者只相差了103元,就算加好一點的機油也花不了多少錢。
可是有時候,車主想要添加好的機油,錢花到位了,可是有一些修車師傅會把全合成機油換成了半合成機油,甚至可能換成了礦物質機油。
對于修車師傅來說,這樣以次充好可以增加利潤;對于汽車來說,更換次一點的機油傷害也並不大。
但是,全程車主都不知情就有問題了,本來全合成機油更換週期大概是10000公里/12個月;換成礦物質機油更換週期就縮短至5000公里/6個月。
這樣就人為地造成了機油更換不及時,超出機油的使用壽命就容易生成雜質,影響潤滑減磨、輔助冷卻散熱、密封防漏、防腐防銹、清潔等多種作用的使用效果,從而影響汽車使用壽命。
第二種,花了錢卻換不到好的機濾
機油濾芯一般5000-6000公里或半年更換一次,主要作用有:機油濾芯可以過濾機油中的雜質,保持機油的潔淨,這樣可以確保機油能夠給發動機提供充分的潤滑。
如果使用的是礦物質機油或半合成機油,那麼在更換機油的時候可以順便把機濾更換了;如果使用的是全合成機油,那麼就是換兩次機濾換一次機油。
機濾的作用非常重要,如果長時間不換,會喪失「濾淨」作用,加劇發動機的磨損。
機油濾芯一般10元到100元不等,甚至有200元以上的機濾,很多車主捨得花錢換好一點的機濾,但是捨得花錢不代表就能換上好的機濾。
車主們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:「我花50元換機濾,就怕換上的是10元的機濾,不是不捨得花錢,而是花錢了卻用不到好的東西。」
好的機濾和次的機濾在使用效果上是有差距的,但是僅從外觀很難區分差別,這就導致了很多車主無法判斷自己用的是什麼質量的機濾。
車主們分不清,就讓一些修車工鑽了空子,要麼以次充好,要麼索性直接不更換機濾,這樣的行為無形中就對汽車造成了傷害。
因此,為了以防萬一遇到這種情況,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在網上買好一點的機濾,然後看著修車師傅換上去,這樣基本上就不會出現問題了。
第三種,機油未加夠
在進行保養時,機油一次加多少升取決于發動機的類型,一般小排量車每次保養需加機油3.2~3.6升,排量大則需4.5升左右,我們可以從保養手冊上看見每次需要添加的機油量。
目前市面上的機油,小瓶裝一般為1L,大瓶裝一般分為3.5L、4L、5L。
基本上小排量的轎車一瓶3.5L的機油就足夠了,一些大型SUV一瓶5L的機油也就夠了。
如果我們使用的是修車店或4S店裡的機油,那麼就有可能出現缺斤少兩的現象,一輛車省1L機油,5輛車就省出1大瓶機油了,這樣做是節省成本的好辦法,但是受損的是車主。
面對這樣的問題,我們可以選擇自帶機油,給修車店加工費,機油未加夠的問題就可以巧妙避免了。
第四種,機油未放乾淨直接加新機油
現在有很多消費者開始選擇自己保養汽車,機油和三濾容易購買,安裝也比較方便,但是唯一的難點就是更換機油,沒有專業工具很難把舊機油放出來。
市場有需求,自然就有人滿足需求,抽機油泵由此誕生了,可以直接通過機油泵把舊機油抽出來。
本來機油泵只是車主們自助換油的工具,但由于實在好用,一些汽修店也開始用上了機油泵。
使用機油泵方便是方便,但是和直接放機油是有區別的,修車工可以人為控制舊機油的殘餘量。
如果有意殘留一些舊機油,這樣在添加新機油時就可以少放一些了,對修車店來說,無形中又降低了成本;對汽車來說,會影響機油的質量,影響汽車的使用壽命。
為什麼換機油時不要離開汽車?
換機油時不能離開汽車,主要是害怕修車師傅以次充好和偷工減料,從而影響了汽車的使用壽命。
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,資訊傳播速度越來越快,很少有修車店和4S店靠以次充好、偷工減料來獲得高利潤了。
雖然不敢百分百保證這類事不再發生,但是基本上稍微具有一定規模的修車店,稍微有一點職業操守的修車工都會認真做事,不會做這種因小失大、有損口碑的事了。
在這裡建議大家,維修保養可以到社區樓下的修車店,這樣的修車店完全是靠口碑做起來的,修車師傅都是街坊鄰居,比較注重名聲,基本上不會在保養上出現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