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車售價隨著技術的進步而降低,許多老百姓都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車。雖然價格有所下降,但家用汽車至少也要十萬塊以上。對于剛出來工作,工資並不高的朋友來說,買車其實是給自己增加壓力。 儘管如此依然還有人咬緊牙關,勒緊褲腰帶買車,從這一類消費者的身上可以看出,汽車是一種剛需。每個人的消費觀念不同,只要承擔得起,買車也無妨。自己都養活不了,為何還買車呢?車主:實屬無奈。
有車的好處
有了一輛小汽車後,生活會發生許多改變 ,最大的改變就是出行方式。與早年間的汽車相比,如今乘用車在價格方面已經非常低了。有了車可以遮風擋雨,平時上下班,或者出遠門都能消除趕不上車的顧慮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在外地工作,離家有一兩百公里的距離,沒買車之前回家過年需要搶票,趕高鐵,一路上匆匆忙忙。 但有了自己的車以後,可以隨時出發,也不用去人擠人的車站了。
相信這一點許多朋友都有所體會,另外汽車不僅為我們代步提供了便利,還增添了生活中的趣味。隨著生活水準的上升,人們已經不滿足于物質上的需求,精神上的滿足才是第一位。一輛空間夠大的汽車,甚至可以攜帶一家老小出門遊玩, 父母年紀大了,做子女的也應該盡一份孝心。在空餘的時間, 帶上長輩出門遊玩,散散心,心情好了身體也會跟著好,另外自己也能享受到自駕遊的樂趣。
為何要買車
現在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,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車。城裡人買車很正常,因為收入高比較富有,也能負擔得起。但許多農村人也都紛紛入手家用汽車,現在的農村人收入可不比城裡人低。不管在哪都有低收入的人群,比如有一位農村小夥一個月才幾千的工資,他也買了一輛車。小編感到好奇採訪了他,小夥表示: 現在買車就是剛需,如果沒有車甚至連媳婦都找不到。
1、國人好面子
為什麼低收入也要買車,因為農村的交際圈子小, 常年工作連車都沒有,會被別人說閒話。雖然大家都懂得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,但基本上沒有幾個人能做到。比如你在外工作,要回家過年,沒有一輛車會讓人覺得你混得不怎麼樣!有一句話說得好:可以不用,但必須要有。買車後平時可以不用, 但到過年就必須得駕車回家,至少可以滿足自己內心的虛榮感!
2、交通便利性
農村不及城市的一點就是交通不夠發達,沒有配套的公共交通,附近也沒有娛樂場所,醫院也在較遠的地方。帶大家回憶一下10年前,那時候的汽車比較少,居住在農村的人要想買菜,看病都不容易,必須得在路口等車。 有了自己的車以後,出行就方便多了,而且也沒有時間限制,如果身體不舒服能夠第一時間趕到醫院。平時可能用車的頻率並不高,甚至會讓你覺得有車沒車都一樣, 實際上遇到緊急情況需要用車時,你會感謝自己買了車。
3、方便找物件
如今國內男女比例嚴重失調,有許多年輕人都沒有物件,男生的數量遠超過女生,競爭壓力太大了。 如果沒有一輛車,試問哪個女生願意跟你一起出門。所以買車也是無奈之舉,是為了能更好的找物件,對于現代人而言,汽車與房子一樣都是剛需,有錢直接買,沒錢的話貸款也要買。畢竟汽車價格並不昂貴,年輕人還是有能力承擔的,你們當初買車的原因是什麼呢,一起分享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