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汽車資訊又來給各位車友朋友們帶來了啊。
本期問題:車內有金屬摩擦味、酸臭味、汽油味?這些味道是那裡來的?該怎麼消除?
一、金屬摩擦的味道;
金屬切割
這個味道和金屬切割時產生的味道有些類似。
而且我自己真切的聞到過這個味道!
方向盤向右跑偏
我的那輛二手老吉普剛買來的時候。
因為它年久失修、飽經摧殘、保養不到位。
所以在一天晚上開車時,我就突然感覺方向盤一直往右側跑偏!
並且跑偏的力度還不小,于是我停車準備檢查一下。
刹車分泵抱死
沒想到剛剛停車,一股非常強烈的金屬摩擦味道,就從窗外飄進來。
我下車檢查才發現,是右側前輪的刹車分泵出現抱死的情況。
導致右前輪一直處于刹車狀態!
輪轂都已經因為刹車片和刹車盤的長時間摩擦而發燙了。
刹車抱死錯誤的自救方法
于是我呼叫了拖車,但在等待拖車的過程中,我留下了一個寶貴的素材!
我為了展示一下抱死時的刹車系統溫度有多高。
直接把車裡沒喝完的水,潑在了刹車盤上,結果水一接觸刹車盤就直接氣化了!
所以如果你也遇到這種情況,千萬不要試圖通過潑水,給抱死的刹車盤降溫!
這是非常非常非常錯誤的自救方法!
刹車盤開裂
因為這種用水降溫的方式,會導致刹車盤和刹車片變形裂開,留下行車安全隱患!
並且我在用水潑完後,也第一時間更換了刹車片、刹車盤、刹車油甚至是刹車分泵!
所以遇到這種情況的正確自救方法,應該是直接打電話叫拖車去維修。
或者在路邊安全的地方停車,等待抱死的刹車系統自然冷卻,然後立刻開去維修。
二、酸臭味;
鉛酸蓄電池
這個味道一般來自于汽車的電瓶。
現在大部分的家用車上,配備的電瓶都是「閥控式鉛酸蓄電池」。
鉛酸蓄電池結構圖
這種電池裡面的電解液主要是稀硫酸和水。
它在從放電狀態轉到充電狀態時,內部的電化學轉化效率提高。
從而產生的氣體減少,理論上會在電池內部形成「負壓」狀態。
鉛酸蓄電池控制閥
當電瓶接近充滿狀態時,電化學效率降低。
產生的氣體增多,內部壓力上升,會讓電瓶的外殼輕微膨脹。
這個時候電池的控制閥會有一個壓力閾值。
如果內部的壓力超過了這個閾值,控制閥就會打開進行泄壓。
從而起到保護電池的作用,同時也把由于泄壓造成的電解液流失降到最低。
電瓶銹蝕
但是一旦電瓶長期超負荷使用,或者汽車發電機充電電壓過高。
就會導致安全閥失效,出現電解液大量流失的情況發生。
那麼流失出來的電解液就會腐蝕電瓶樁頭,和發動機艙內的零件。
並且往往會伴隨著一股酸臭味!
電瓶銹蝕
所以如果你聞到了這種味道,要趕緊檢查一下電瓶的通氣孔!
看看電瓶上是否有電解液流出來,或者電瓶樁頭是否出現銹蝕。
如果有,那麼就要檢查一下發電機的發電電壓,和電瓶的狀態。
然後及時保養一下,或者直接把電瓶更換掉。
在《擼車小編》第79集(如何不斷電更換汽車電瓶?2分鐘就能學會,換電瓶不用再去4S店 )裡,有自己動手更換電瓶的詳細步驟,希望能夠幫到你。
三、油液的味道;
第一種就是汽油味。
油箱蓋沒蓋好
其實最大的可能性並不是汽油出現了洩漏。
而是你加油之後,油箱蓋沒有完全蓋緊!
這種情況一般家用車儀錶盤上都會出現提示,蓋好蓋子就能解決;
發動機艙
但如果汽油味來自于發動機艙,那就比較麻煩了!
碳罐損壞、供油管洩漏、噴油嘴密封圈洩漏,都會有汽油味散發出來!
這種情況可能性太多,危險性太大,我們普通車主自己無法判斷!
所以一定要第一時間去檢查維修,找出味道根源!
第二種是機油的味道。
氣門室蓋滲油
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發動機氣門室蓋墊,出現了機油滲漏,漏到了排氣歧管上。
因為發動機工作時,排氣歧管的溫度非常高,機油會在上面立刻蒸發!
然後形成淡藍色的機油蒸汽,並且還有機油燃燒時特有的焦糊味!
檢查氣門室蓋
所以聞到這種味道,首先要檢查一下氣門室蓋。
其次要檢查發動機其它部件有沒有漏油滲油的現象。
如果發現有漏油的痕跡,直接去維修更換漏油的的零部件就行。
大家學會了這些小技巧了嗎?可以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