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隨著老百姓生活水準的提升,收入水準也逐年提升,使得買車已經成為了一個司空見慣的事情,汽車已經成為了家庭中的普通代步工具,而且汽車的價格越來越親民。使得不少家庭買車已經不再是一件難事。
不過對于老司機來說,買車容易養車難,這句話確實說到心坎裡去了。全款買車之後的費用還會少一點,而貸款買車之後每個月還分期,還有養車的其他費用,例如保險,油錢,洗車,保養等等費用,養車的費用已經佔據家庭收入的一大半,可以說苦不堪言。有4大買車的怪現象,你有沒有中招呢?
1,重顏值
如今汽車設計的元素越來越年輕,外形也越來越時尚。溜背式的設計以及矩陣式的大燈,使得外觀非常漂亮,但是如此華而不實的外表,並不會在駕駛過程中提升駕駛的操作感。
日系車,大眾車有些顏值高的,可性能體驗也是相當之差,使得這種車型買回去更多的是看看,過了新鮮感之後,更多的是後悔不已。如今買車不應該側重外表顏值,多看汽車發動機,變速箱,畢竟汽車作為代步工具,性能才是根本,顏值占比率應該縮小。
2,車子大
在不少買車的車主眼中買車都是身份的象徵,車子越大則象徵著越有面子。不過車子越大則帶來的油耗也越大,另外對于汽車的動力也是有著影響的,若是家庭使用,有兩個孩子以上以及老人,可以考慮空間大座位多的車子。
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第6第7座位,基本沒有,買空間大的車子基本屬于浪費。這種車型既然空間大,車身肯定重,雖然跑高速比較穩定,但是油耗也是比較高,百公里油耗基本在12個油以上。日常上下班駕駛這種車型,單單油耗也是讓人心疼不已。
3,要面子
在消費者購買汽車的過程中,往往會更注重豪華品牌的汽車,能買豪華品牌的汽車,則不會選擇二線豪華品牌,簡單來說會買一輛低配的賓士,也不會選一輛中高配的凱迪拉克或者雷斯科薩斯。
這種現象也是比較糟糕的現象,一線豪華車型後期的保養維修費用相當之高,一旦出現刮蹭或交通事故,巨額的維修費用,也讓車主後悔不已。
同等價位的二線豪華品牌汽車往往操作性舒適感更加出色,而且後期的維修費用也比一線豪華品牌汽車更低。一輛使用長久耐造的汽車,才是消費者更應該選擇的車型。
4,只看參數
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多,更多消費者作為新手司機,只是喜歡駕駛汽車,但是對于汽車的內部結構以及功率參數並不了解,在選購汽車中往往只是以動力參數為主。
實際上同等車型高功率版本很難發揮真正實力,即使購買了高版本的車型,在實用性上也要大打折扣,反而會使自己白白浪費幾萬塊錢。
其實車主購買汽車時候,更應該注意汽車的變速箱,因為追求高功率參數,並不是真正選車的方法,應該全面地了解所有參數的資料,來選擇一輛實用性更強的汽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