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純電動汽車越來越多,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這樣一個問題:汽油車什麼時候會被徹底淘汰掉?要我說汽油車被徹底淘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:
1、充電與加油的差異
汽車加油速度快,平均5分鐘就夠了。而且加油站發展這麼多年,站內加油通道佈局已經非常合理高效了,只要大家按照規矩排隊,加油效率是非常高的。就算遇到排隊,等待時間也是絕大多數司機都能接受的。
而電動車就算你用快充,起碼也要半個小時,而且現在純電動車屬于新興事物,絕大多數充電站還都是一車一位,充完電倒車出去,換下一輛,輪換效率並不高。一般前面有車正在充電的話有些司機還能忍受,如果前面再多一輛車估計很多人扭頭就換下一個地方了。
燃油車保有量那麼大,加油站加油效率那麼高,即便如此高峰期加油的車都排到路上了。試想把這些車全換成電動的,排隊去等待充電,那將會是怎樣一個壯觀的場景。
雖然有些人可以在私家車位上充電,但不是所有車都有私家車位的,更何況出門在外總不能沒電了開車回家充完電再出門吧?特別是高速公路上,高峰期加油站還要排隊,更別提充電站了。
2、照顧到所有群體的用車需求
純電動車普遍比燃油車貴,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,或者說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汽車上花那麼多錢。我就想花三萬多買輛麵包車,全家人坐進去能遮風擋雨就行。有這種需求的人並不少,如果你全換成純電動車,那價格我承受不起。別提什麼三萬多的小玩具,那平時買菜接孩子可以,幹正經事兒確實有點力不從心。
另外有些人確實不喜歡電動車,就喜歡燃油車的無拘無束和駕駛感受。有些地方冬季寒冷時間長,電動車續航縮水,人家同樣不太喜歡純電動車。
所以說人們有需求,廠家就有生產的動力,燃油車就不會消失。
3、燃油車禁售更像是嘴炮
雖然很多年前很多國家都說過禁售燃油車的計畫,但沒有一家來真的。比如最早提出來的那一幫歐洲國家,要麼是提案要麼是規劃,說來說去都是表姿態、瞎咋呼,要動真格你直接立法啊?
發達國家眼中只有利益,他們富有、強大,當班長時間長了,總覺得自己是主流,今天搞這個,明天搞那個,說來說去本質上都是在想辦法讓發展中國家給他們謀福利。誰知道禁售燃油車又是他們釋放的什麼煙幕彈呢,敷衍一句就算了,走一步看一步,誰當真誰上當。
4、車企的態度也很微妙
很多車企當初也拿燃油車做過文章,比如一些車企就提出了自己的停產燃油車計畫。
但作為追逐利潤的商人,他們怎麼可能徹底放下自己玩了幾十年的老本行呢?但凡在變速箱、內燃機上有點研究成果的車企都不忍心徹底放棄。不生產燃油車,我搞混動啊,我發動機熱效率高,只要發動機還在,我依然有優勢。
如果你讓車企徹底放棄內燃機,估計除了不會生產內燃機的廠家開心,其他廠家會集體不同意,因為這相當于砍掉了他們的優勢。
如今社會發展太快了,別說10年,就是未來5年內會發生什麼改變誰都說不準,但我覺得燃油車並不會立馬消亡。因為如今燃油車仍然在銷售,這些車起碼不開15年?期間被強制淘汰的可能性太低了,畢竟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。
說這麼多並不是非要說燃油車和純電動車誰好誰壞,就交通工具的本質來說都可以,各有長處,我們不能把他們對立起來,不能重此抑彼。在買車的時候根據車輛對環境的適應性、自己的需求,合理選擇就可以了。純電動車目前享有免購置稅、不限行的優惠,而且後期用車成本低,如果你們當地不那麼冷,平時用車又多,一年怎麼都能跑個幾萬公里,那買輛純電動車確實能省錢。如果你們當地冬季比較冷,平時用車頻率又不高,又沒有綠牌的剛需,那買輛燃油車或者混動車肯定比純電車用著舒坦。
總之目前來說燃油車的普遍適應性更強,而純電動車則主要針對的是細分客戶,買車時看准兩者的優缺點,結合自身實際情況,不要盲目隨大流,肯定買不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