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汽車是由上萬個零件組裝而成的,每一個零件都有自己的壽命,而汽車最重要的部件就是三大件,也是技術要求很高的部件,這三大件分別是發動機、變速箱以及底盤。
而發動機就像是汽車的心臟,也是汽車動力的來源,變速箱是控制汽車檔位的,現在的汽車分為兩類變速箱,一種是手動,另一種是自動,手動變速箱需要駕駛員手動換擋,而自動變速箱是受電腦控制,實現自動換擋。
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加,很多城市出現了堵車的情況,如果是手動擋汽車的話,在堵車的時候駕駛非常的累,需要踩離合來回的換擋,會影響車主在駕駛過程中的心情,而這時自動擋就變得非常方便。
自動擋只需要踩刹車就好了,不需要手動換擋非常的簡單,隨著科技的發展,自動擋變速箱變得非常普遍,所以自動擋車型價格也在降低,當然了,同一品牌車型,自動擋要比手動擋貴1-2萬元左右,雖然價格更貴,但是消費者更喜歡接受,畢竟操作簡單很多。
不過自動擋駕駛也是需要技巧的,並不是D擋走天下,有很多車主在駕駛證過程中只使用過D擋和R擋,其他的檔位並沒有真正使用過,其實,在自動擋車上也有好幾個檔位,比如P、D、R、N、S、M、L等,大部分司機只了解P、D、R、N檔位,其他的並不了解。
這些檔位的存在也是有自己的意義的,P擋是長時間停車檔位,D擋是前進擋,R擋是倒車擋,N擋是空擋,也就是短時間停車檔位,比如在等紅燈的時候,掛入N擋是最好的選擇。
不同的時間和道路要使用不同的檔位,都知道D擋是前進擋,駕駛自動擋汽車,在上坡、下坡時應該用什麼擋位?看老司機的操作!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各個檔位的使用情況。
在下陡坡的時候使用d檔,發動機的轉速會因為慣性而越來越高,由于d檔是製造商為了降低燃油經濟性而調教的經濟檔,所以基于轉速越低燃油經濟性越好的基本邏輯,以比較低的轉速進行換擋,根據發動機、變速器的不同,d檔的升檔轉速通常為1500轉左右。
在下破的時候車速會越來越快,這時車主肯定會頻繁踩刹車,刹車片的溫度會越來越高,但是刹車的正常工作溫度范圍是100~350°C,超過這個溫度的話,刹車會在高溫下變軟,刹車力會變弱,嚴重的情況會導致刹車短時間失靈。
在這種情況下車主可以使用S擋,大家都知道S擋經常用于超車時使用,也被稱作運動檔位,當掛入S擋的時候,變速箱有明顯的的降檔效果,D擋在換擋時發動機轉速一般在1500轉左右,而S擋在換擋的時候,發動機轉速則需要在3000-4000轉左右,以此來提高發動機的動力,所以在下破的時候掛入S擋,發動機自身就有制動的作用。
那麼在上坡的時候應該使用什麼檔位呢?這時車主應該能看到有一個L擋,這個檔位是低速擋,檔位會被限制在1-3擋,檔位變低發動機動力就會提高,所以在上坡的時候應該使用低速擋L擋,這樣汽車就有更高的動力來爬坡。
最後,自動擋車主要記住,
如果是在下長坡道路的時候可以使用S擋,但是在短距離坡度的情況下用不到S擋,
正常使用D擋就可以了。